探尋西安:品味美食,回顧舊游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fā)布時間:2025-06-18
前一次我們談了西安的旅游景點,這次讓我們來聊聊西安的美味佳肴。
西安的美食主要以面食為主,但對于我這個不喜面食的南方人來說,多少有些不太適應(yīng)。
或許對于一個不擅長品嘗面食的南方人來說,討論西安美食可能會有所偏差,但至少能一窺全貌。
biangbiang面,一種拌面,其配料并不豐富,味道也較為清淡,嘗試了一次后就沒有再次嘗試的興趣。
涼皮和肉夾饃是到西安必嘗的美食。就像來到西安不去兵馬俑一樣,不品嘗這些美食似乎就失去了來這里的意義。
經(jīng)過多次嘗試,我最為推崇的是“魏家涼皮”。
它的配料豐富多樣,味道濃郁且刺激,以至于我們一家四口不止一次地選擇它作為食堂。
特別推薦他們家的秘制涼皮和肉夾饃。雖然肉夾饃是硬的酥皮,但我還是比普通的白吉饃更偏愛它一些。
酸菜米線的味道濃郁,喜歡辣的人會愛不釋口。在西安,盡管許多菜可以不放辣,但缺少了辣味就像美女失去了靈魂,顯得無趣。
“魏家涼皮”受到我們喜愛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它不僅提供了西安的地道美食,還提供了一些適合南方人口味的菜肴,如皮蛋瘦肉粥、八寶粥、臺灣肉糜飯和燒雞飯等。這也是其生意火爆,飯點時一位難求的原因之一。
羊肉泡饃和牛肉泡沫也是必嘗的美食。
“老*家”,“老某家”的店鋪比比皆是,我們選擇了一家規(guī)模較大的店鋪,點了優(yōu)質(zhì)牛肉泡饃。服務(wù)員給了兩個饃和一個大碗讓我們自己掰,我們知道要盡量把饃掰得細小,但最后也只能弄成“指甲蓋”大小。
加了湯后,即使我們告訴服務(wù)員請多加一些湯,湯量仍然不多,只是略微漫過饃一點。湯的味道還不錯,鮮美且略咸。但是當我們吃了一些其他東西后再來吃饃時,雖然饃已經(jīng)吸了湯汁,但味道也就一般般,而湯卻喝得不少。于是我們又請跑堂的小伙子去加了湯,不久后湯又減少了。
雖然羊肉牛肉泡饃非常出名,但我實在欣賞不來,只能放棄。
后來聽說,最佳的方式是將饃掰成黃豆粒大小,吃不了最好只吃一塊饃。

這是一個正確的建議,但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臊子面是湯面的精品。面條勁道,湯汁鮮美,一海碗16元,雖然素面,但吃完確實很滿足。
陜西菜中的葫蘆雞,只能說平平無奇。與廣東的“白切雞”,浙江的“百味雞”相比,特色并不明顯。
特別去“長安*”品嘗了“霸王肘子”,肉質(zhì)軟糯,但油膩感稍強,最后四個人也沒吃完一個肘子。
值得一提的是,飯店領(lǐng)班還特地過來詢問我們的用餐體驗,得知結(jié)果后,送了我們他們自制的九味酸梅湯。味道很不錯,藥材的清香與酸甜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盡管眾口難調(diào),但每個城市都有其特色美食,無論是否喜歡,都應(yīng)該嘗試一下。至于是否習(xí)慣、喜愛則另當別論,這也是旅行的一個意義。
#分享城市新鮮事#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