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航天知識分享-蘇聯禮炮系列空間站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3|發布時間:2024-11-22
今日航天科技普及-蘇聯禮炮系列太空站
在經歷了與美國的登月競賽失敗后,為了在未來的太空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蘇聯毅然決定全力推進空間站的發展計劃。1970年成功解決載人飛船軌道對接問題之后,立即著手實施這一宏偉計劃,從而誕生了著名的禮炮系列太空站。
禮炮系列太空站共計發射了禮炮1號至禮炮7號,共7個空間站。這些空間站在1971年4月19日至1982年4月11日期間陸續成功發射。這7個空間站可劃分為兩代:第一代包括禮炮1至5號;第二代則為禮炮6和7號。
在第一代空間站中,禮炮1號至5號僅有一個對接口,即只能與一艘飛船進行對接飛行。這些空間站攜帶的食品、氧氣、燃料等資源有限,使用壽命相對較短。而禮炮6號和7號為第二代空間站的代表,它們增加了一個對接口,不僅能夠接待聯盟號載人飛船,還可以與進步號貨運飛船對接,為宇航員提供所需的各種補給。
禮炮1號:1971年4月19日成功發射。該太空站由3個直徑不同的柱形艙段組成,總重量18.6噸,長度13.5米,最大直徑4米。在10月11日結束飛行,共運行了175天。
禮炮2號:1973年4月3日成功發射,是軍用太空站。然而,在第13天的軌道上運行過程中,發現禮炮2號空間站已失控。
禮炮3號:1974年6月24日成功發射。于1975年1月24日脫離軌道,最終墜落在太平洋。禮炮3號裝備了“瑪瑙-1”照相偵察系統和23毫米口徑的高速航空機關炮。航天員利用偵察系統上的直徑1米、焦距最長6.4米的望遠鏡,不僅能夠清晰地觀察到地面上的機場、導彈發射場和海洋中的航空母艦,還能看清航母甲板上飛機的型號和數量。高速航空機關炮主要用于防御美國阿波羅飛船的攻擊。
禮炮4號:1974年12月26日成功發射。1977年2月2日脫離軌道,共在軌道上運行了768天,其中有人工作93天,于1976年2月16日墜入大氣層。
禮炮5號:1976年6月22日成功發射,是軍用太空站。共飛行412天,有人工作時間67天。
禮炮6號:1977年9月29日成功發射。共飛行了1760天,有人工作累計達到940天,1982年7月29日墜毀。在這近五年的期間里,接待過32艘飛船和一個空間艙。
禮炮7號:1982年4月19日成功發射。在軌道上運行3214天,于1991年2月7日進入南美上空的稠密大氣層,最終落在阿根廷領土上離智利邊境不遠的安第斯山脈地區。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