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黑科技!你絕對想不到的航天小知識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4|發布時間:2024-08-02
太空探索是人類永恒的夢想,我們正逐步解鎖那片無垠的星空,執著地挖掘宇宙深處的秘密。今天,紅船旅文將繼續陪伴大家,一同揭秘航天領域的奇趣知識。
首次月球著陸并非平穩降落,而是“撞擊式”的壯舉。在1959年9月12日,蘇聯的“月球2號”探測器以3.3千米每秒的速度準確地撞向月面,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月球硬著陸。在這之前,它還發送回了關于月球磁場和輻射帶的重要數據,為科研提供了寶貴信息。
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汪星人比我們更早一步。1957年11月3日,蘇聯發射的“史波尼克二號”攜帶名叫“萊卡”的流浪狗升空。盡管它因太空服隔熱問題不幸喪生,但萊卡的短暫停留證明了哺乳動物能在火箭發射后承受一定程度的嚴酷環境,為人類未來的載人航天打下了基礎。
航天史上速度最快的飛行器是美國于2018年8月12日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其最高時速可達70萬千米。這個速度下,從地球飛到38.5萬公里外的月球只需33分鐘,穿越中國南北兩端僅需28秒。
為何嫦娥五號要在凌晨發射?天氣條件對航天任務至關重要,凌晨氣候穩定、云層稀少,有利于火箭發射和信號傳輸。同時,低光照環境便于天文設備觀察發射情況并進行記錄分析。火箭噴射的火焰在黑暗中格外醒目,便于地面追蹤和數據收集。
太空真是寂靜無聲嗎?事實上,聲音需要介質傳播,而真空環境下無法傳聲,所以太空中是聽不到任何聲音的。
長期處于無重力環境的航天員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在340天的太空之旅后身高增加了5厘米,這是由于脊椎在無重力影響下自然伸展的結果。返回地球一段時間后,他便恢復了原有高度。
關于太空中味道的描述或許有些意外。雖然航天員不能直接呼吸太空空氣,但能聞到宇航服上帶回的氣味。這可能源于艙內氧氣與游離氧原子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的臭氧,帶有一股焊接煙霧般的刺鼻味。
人類對未知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中國航天事業不斷突破,創造了許多歷史性的壯舉。紅船旅文將持續普及航天知識,弘揚航天精神,邀請大家共同探索浩渺星辰的秘密,遨游在無垠的宇宙中。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