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新疆哈密市-武漢自駕新疆(5)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4-09-04
6月15日的周六,天空被一層薄霧籠罩,溫度在17到33攝氏度之間。這是自駕新疆旅程的第五天,我們正式離開了嘉峪關,開啟了探索神秘西域的冒險。
早上8點,我們告別了嘉峪關市,再次踏上了G30連鶴高速公路,前往下一站——哈密市,這是一段大約600多公里的旅程。出城時,可以望見遠處連綿的祁連山脈,山頂上白雪皚皚,景色壯麗,只是被薄霧環繞,拍照時難以捕捉到其全貌。
沿途車輛絡繹不絕,以大型貨車為主,顯示了這一區域經濟活動的活躍和繁榮。高速公路兩側是無盡的戈壁荒漠,只有在人口聚集的地方才可見到綠色生機。高速公路上空無一物,沒有飛鳥、不見走獸,也看不到河流或人煙,只有繁忙的車輛穿梭其中,以及規模龐大的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電站,它們與高壓線路并肩而立。
大約在中午11點,我們通過高德地圖找到了柳園鎮停車用餐。幸運的是,找到一家由四川人經營的川菜小館,享受到了麻辣豆腐、芹菜牛肉絲、千張回鍋肉和油麥菜等美食,這是我們在甘肅以來品嘗到的第一頓地道家鄉味。午餐后,我們繼續踏上了通往新疆的高速公路,從柳園出口開始,警察開始對每位乘客進行身份證核查,正式拉開了新疆之旅的序幕。
離開柳園后,戈壁灘上又出現了新的景象,高速兩側出現了一片青草和成群的駱駝。不久,我們抵達了星星峽,這里再次遇到公安檢查,但僅核對身份證,沒有進一步的人臉驗證,預計之后的旅程中這樣的檢查會變得頻繁。
星星峽因其獨特的石頭而得名。星星山上盛產石英石,皎潔如玉,月光下更是閃爍耀眼,猶如滿天繁星,因此得名“星星石”和“星星山”,峽谷也因此被稱為“星星峽”。這里并非真正的峽谷,而是連接河西走廊與東疆的必經之路,被贊譽為新疆東大門的“咽喉要塞”。歷史上,林則徐和左宗棠曾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同時,星星峽也象征著兩種文化風格的分界,對新疆人來說,這里是出疆的標志。
下午4點30分,我們抵達了哈密市——這個被譽為哈密瓜發源地的地方,也是探尋大海道和游覽東天山的理想之地。到了新疆,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是必不可少的,晚餐我們在一家新疆風味餐館點了手抓羊肉、烤包子、拌面等,味道鮮美可口,盡管與武漢菜相比略有不同,但仍然令人滿意。
哈密市給我們留下了兩個意外的印象:一是氣溫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低,反而高達35攝氏度,看來我們帶的春裝似乎有些多余;二是住宿費用比預想的要實惠,我們入住的準四星級哈密賓館,擁有42平米的園景雙人間,含早餐的價格僅為284元。
今日主要任務是趕路,雖然莫高窟和月牙泉等著名景點距離G30高速公路不遠,大約140公里,但同行的朋友認為這些地方不在主行程內,不是最終目的地新疆,因此未能達成共識,我們遺憾地錯過了。或許這個錯過會成為一生的遺憾,畢竟人生旅途中的某些機會可能只有一次。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