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沒存在感”的省份,卻藏著中國最美的饅頭,你吃過嗎?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4-09-24
在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中,青海常常被認為是最缺乏“存在感”的地方之一。盡管它是長江和黃河的源頭,絲綢之路上的關鍵節點,并且還是眾多珍稀動物如野駱駝、藏羚羊和雪豹的家園,但由于對生態保護的全力投入和本地人相對保守的生活方式,青海給人的印象往往與世隔絕,人們對它的了解也十分有限。
在青海,盡管大西北的飲食文化以羊肉為主,但初來乍到的人可能會被這里的另一種食物所吸引:饅頭。然而,在青海人的語言中,他們稱之為“饃饃”。饃饃的種類繁多,包括花卷饃饃、油包饃饃、油餅饃饃、油香饃饃、爐饃饃和焜鍋饃饃等。其中,焜鍋饃饃尤為獨特,不僅名字特別,其制作方法也別具一格。
它采用發酵面團,內含菜油,并涂抹上紅曲、姜黃和香豆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用色素。然后將這些顏色斑斕的面團層層卷起,形成紅、黃、綠相間的美麗圖案,再揉成與特制金屬模具形狀一致的圓柱體,放入以麥草為燃料的爐子或炕洞內的火灰中烤制。由于金屬模具壁厚,熱量傳遞慢,加上麥草火焰均勻且溫度適中,烤出來的焜鍋饃饃外皮酥脆,內心柔軟,外形猶如綻放的花朵。
這種獨特的面食不僅美味,更賦予人們一種生動的感覺,使得它在青海,特別是回族和土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廣受歡迎。對于外地人來說,享用每一份焜鍋饃饃都可能帶來全新的體驗,甚至從中感受到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