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是由于有人在負重前行——天津文化中心撈藻人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5-08
文游天下(1216)
天津文化中心撈藻人
文/石巖磊
天津文化中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文化休閑中心,占地面積達90萬平方米,有眾多形態各異的建筑設施,自然博物館外形獨特。其形似一只伏地的天鵝,有長長的脖頸,有肥碩的身軀,還有兩塊鏡面般光潔的天鵝湖。
自然博物館于2012年改建后,我就沒有進去過,因為總覺得它更適合孩子們參觀。最近童心大發,便想一睹它內部的風采。博物館早上九點開門,我八點半就乘地鐵到了文化中心的大廣場,開始由北向南不緊不慢地溜達。
廣場被綠植分割成多塊空地,其中有跳操的,有練新疆舞的,還有玩輪滑的。他們風馳電掣,英姿颯爽,完全不似上了年紀的老人。走近自然博物館時,我便打開手機開始為其拍照,朝陽下的玻璃外墻格外明亮,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而天鵝湖靜謐無瀾,將藍天白云盡收懷中。
忽然,我發覺湖面漾起微波,原來東南角上有個人在沒膝的水里漫步。他頭戴草帽,身著連體水褲,手持長柄網兜,屁股后面拖著個藍色大塑料桶。我好奇地趕過去問道:“你在撈什么?”
“水藻!”那人抬起頭來回說。我這才看清他的面容,濃眉、皓齒、臉上布滿細紋,且一說話就帶笑,年齡應該在50歲開外。“怎么不灑藥?”我追問道。
“灑過,不管用,現在天熱,長得非常快,一天不撈滿世界都是,特別臟。”沒想到他很健談,還緩緩走過來,似要進行長談,這正合我意。“那你也挺辛苦的,一個月能掙多少錢?”我見他是個爽快人,就直截了當地問。
“我們是按天算,一天120。”在攀談中得知,他今年65歲,吉林延吉人,在天津已經6年了,一直跟著東北的老板干。“以前做園林,錢不好要,就不干了。但老板對我們特別好,從來沒拖欠過工資,逢年過節還送我些點心和酒。”說話間,他臉上又浮現出滿足的笑意。
“老板人真不錯!”我附和著說道。“是啊,人家對咱好,咱也得對得起人家。”他還負責看管倉庫,上心,過年時只回老家待兩天,就急匆匆地回天津,生怕倉庫出事,給老板惹麻煩。所以他們之間從來沒有絲毫怨言,完全就是一副樂天知命之態。
“老板來了,過會兒再聊吧。”其實,他在跟我說話時還是很警覺,果然見一位中年男子駕著輛電瓶車向這邊駛來,我便悻悻地離開天鵝湖,意猶未盡地朝博物館的大門踱去。之所以愿意跟撈藻人閑聊,是因為他就像腳邊的湖水似的清澈透明。

常聽人說:歲月靜好是由于有人在負重前行。或許太平世界更是由數不盡的凡人托舉著,他們無怨無悔,待其以禮,返之以誠。他們正如一個個肺泡,納故吐新,默默無聞地清理著社會的沉藻,讓世人滿眼見到的是海晏河清。大哉小民,幸哉眾生。
2024.9.2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