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年味探秘:殺豬宰羊,共享團圓飯!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7-18
探尋四川農村的年味:過年都吃些什么美食?
家鄉位于眉山丹棱縣的一個偏遠農村,每年臨近春節,人們便開始籌備殺豬。這些豬都是農民自家飼養的土豬。過去,大家會請專門的殺豬匠到家中進行宰殺,并在當天邀請鄰居、親戚和朋友共享盛宴。然而,現在許多人為了省事,會選擇將豬送往專業的屠宰場處理,然后帶回自己家的肉。
每年春節必備的傳統美食包括熏臘肉和制作臘腸。這些食物不僅代表著過年的氛圍,更是對傳統年味的傳承。
大年三十這天,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共享團年飯。無論嫁得近或遠的女婿、女兒和外孫都會回來與家人團聚,而住在城里的兒子和兒媳也會回家過年。
我出生于1980年代末,小時候家里條件并不富裕,只有在過年時才能享受到較為豐盛的美食。那時候,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會煮豬腦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雖然日常生活中也能經常吃肉,但過年的餐桌上依然不可或缺的是:臘肉、香腸、土豆燒土雞、紅燒魚、薏仁燉豬蹄以及豆花等美味佳肴。不過,今年我們家沒有準備魚。

自家制作的豆花也是餐桌上的必備品。我的奶奶已經77歲高齡,她一生中最熱衷的事情就是制作豆花,她的手藝甚至超過了許多飯店。在我爺爺還在世時,他們倆會一起推石磨磨豆花,但隨著爺爺的離世和體力不支,奶奶改用機器打制。
我小時候經常看著他們制作豆花,有時也會被叫去幫忙推磨。豆花的靈魂在于辣椒蘸料,好的蘸水能為美食錦上添花。對我來說,豆花已成為兒時的美好記憶,即使離家在外,也時常想念那一碗美味的豆花飯。
大年三十午飯后,部分兒女會回家與家人共進晚餐。晚餐后,我們會在堂屋門前燒紙祭祖,為已故的祖先獻上心意。如今,祭祀物品的種類越來越多,包括衣服、鞋子、蘋果手機等。
晚上,全家人圍坐在爐火旁烤火聊天,小狗依偎在腳邊,營造出溫馨的氛圍。
盡管家鄉貧困,但無論我走得多遠,這里都有著我難以割舍的熟悉感。這是我前半生的回憶。
和家人拌嘴、向奶奶吐槽,逗弄家中的小貓小狗,或許這就是回家過年的意義所在。你們認為呢?
有時想象著,幾十年后,當父母不在了,我可能很少會回老家。但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想法也會改變,像現在的老一輩人一樣,懷念家鄉,向往落葉歸根的感覺。
今年,你回家過年了嗎?

#微頭條首發挑戰賽#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