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容錯過的特色美食:南通冷蒸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7-18
春天有哪些值得品嘗的美食呢?
在萬物復蘇的春季里,南通地區有一種獨特的食物——冷蒸。這種傳統食品雖然沒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卻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
作為一名駐扎于西南地區的軍官,我有幸被派往江蘇南通工作,并且養成了早晨鍛煉的習慣。最近幾天,我在濠河附近晨跑時發現,濠北橋旁的攤販們用白布覆蓋著一排排青綠色、米狀的食物出售,每斤售價二十元。經過詢問得知,這就是春季特有的地方美食——冷蒸。


冷蒸是一種適應農耕社會需要的傳統食品,通常在新舊糧食交替之時出現。每當農歷四月前后,冬小麥尚未完全成熟而舊糧已經耗盡時,農民們為了應對食物短缺問題,會提前收割未成熟的元麥(裸大麥)或小麥穗,通過炒制、脫粒和磨碎等步驟制成冷蒸。這種食品既保留了谷物的清香又具有一定的口感優勢。

制作冷蒸的過程十分繁瑣,需要先將青麥穗用火烤熟并剝去外殼,然后手工揉搓出麥仁,并以石磨將其碾成細條狀,從而保持其獨特的香氣和軟糯質感。由于整個過程耗時較長且勞動強度大,因此只能在小麥收獲前的十天左右進行生產,這也使得冷蒸成為了極具季節性和地域性的“限定美食”。
在南通及周邊地區,人們普遍認為立夏時節食用冷蒸可以預防夏季因高溫引起的不適。這一傳統習俗反映了當地人對自然規律的獨特理解,并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

如今,盡管物質生活條件有了顯著改善,但冷蒸作為一道承載了幾代人記憶的鄉土美食,在許多老字號店鋪中仍然能夠找到它的身影。尤其是在春季期間限時供應的冷蒸更是吸引了眾多食客前來品嘗。這不僅體現了人們對傳統文化遺產的珍視,也反映了古人面對自然環境挑戰時所展現出的智慧。
我有幸兩次購買了這種南通特色食品,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烹飪它:一次是將其作為主料加入雞蛋、糟辣椒等食材制作成美味的炒飯;而今天早晨,則直接把它當作米飯食用。雖然我的工作性質讓我能夠自由地邊打工邊旅行,還能品嘗到各地獨具特色的美食,但人生的意義遠不止于此。


南通冷蒸以其獨特的加工工藝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其蘊含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特征與二十四節氣、傳統木結構建筑技藝等一樣,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寶貴的民間藝術形式,我們應該積極推動它們申報為國家級乃至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