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古法榨油傳承——郭家灣郭貴顏傳統錘榨油坊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7-21
記郭家灣傳統錘榨油坊
自遠古以來,榨油工藝便與農業緊密相連,是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荊楚大地上,有一處名叫“郭貴顏傳統錘榨油坊”的地方,坐落于郭家灣村,歷經五代傳承,已有百余年歷史,因其精湛的技藝而被載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該油坊采用傳統的臥式榨法,并嚴格遵循八道工序:篩籽、炒籽、碾粉、蒸料、包餅、上垛、打錘和接油。每一步都嚴格按照古法制作,摒棄現代機械設備的依賴,完全依靠人力完成。在篩選原料時,只選用顆粒飽滿且品質優良的大豆或芝麻等原材料,確保榨出的食用油自然純凈。

炒籽環節講究火候的精準掌控,猶如老學究治學般嚴謹細致;碾粉則需將蒸熟后的原料細細研磨成粉末狀,如同春雪般細膩。包餅工序中,工人赤足站在鐵箍之上,雙手緊握原料,通過反復揉搓和踩踏將其制成緊密結實的油餅。
上垛之后便是錘榨的關鍵步驟了。只見壯漢們揮動雙臂將沉重的木槌高舉過頭,隨后猛然落下擊打在油楔之上,聲音響徹整個作坊內,猶如金石交鳴一般悅耳動聽。油脂如泉水般緩緩流出,色澤清澈透明、香氣四溢。
榨出的食用油品質上乘,口感清新醇厚,即使長時間存放也不會變質發酸;無論是烹飪海鮮還是蔬菜都非常適宜,更能激發人們對于故鄉美好記憶和傳統美食的懷念之情。這一切都歸功于郭家灣油坊堅持使用古法工藝所取得的獨特風味。
在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許多傳統的手工藝面臨著消失的風險,但郭貴顏的傳統錘榨油坊卻始終堅持自己的獨特方式,用古老的技藝書寫著農耕文明的篇章。這份堅守不僅是對傳統手藝的傳承,更是心靈深處那份對于故土情懷和人間煙火最真摯的情感寄托。
當人們來到這里參觀時,聽著那清脆響亮的錘擊聲,看著那滴滴晶瑩剔透的油脂流淌而出,都會深刻感受到:古法雖已漸行漸遠,但匠人的精神卻永遠熠熠生輝。這就是郭貴顏傳統錘榨油坊所蘊含的意義所在。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