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燈亮時刻,共度團圓佳節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7-18
【月圓燈紅時,共度團圓夜】
正月十五的夜晚,是春節最后的美好篇章。民間流傳著“過了元宵才是年”的說法,在這一天,街巷中的燈籠要徹夜通明,碗里的湯圓必須盛得滿滿當當,仿佛連月亮也披上了甜蜜的外衣,灑下柔和的光輝。

燈火闌珊處,千年雅韻再現

隋煬帝描繪過的“千樹萬樹燈”的壯觀景象,在今天化作了古城街頭巷尾的璀璨燈光。孩子們提著鯉魚燈籠嬉戲奔跑,少女們在蓮花燈下許下心愿,老人們瞇眼猜著燈謎中的智慧——每點亮一盞燈,人間便增添了幾分溫暖。

灶火邊的故事,總是充滿牽掛


北方的元宵節習俗是“滾”制元宵,用糯米粉包裹住核桃香;而在南方,則是“包”湯圓,豬油芝麻餡兒甜入心扉。每當食物在舌尖融化的一刻,仿佛能聽到舊時街頭小販的叫賣聲:“桂花酒釀,熱騰騰的!”——所謂的鄉愁,無非是在他鄉找不到那份熟悉的家的味道。
共賞明月夜,無論遠近皆有情
古時候的少女會在橋上祈求姻緣,書生們則會借著燈謎表達愛慕之情;而今,只需打開視頻通話,就能看到五湖四海朋友們的笑容擠滿屏幕。即使時代變遷,但望月時那份對團圓的美好愿望始終如一。
此刻的你,又有哪些元宵故事呢?
是守著鍋等待湯圓浮起的期待?還是在熱鬧廟會中尋找歡樂?亦或是在異鄉窗邊的一絲悵然?加入話題 #我的元宵儀式感# 分享你的溫馨瞬間吧!愿所有的思念都能隨著春風如愿以償,年復一年的美好時光。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