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東鎮茶元村董屋組董老板的創業故事:南站大福飯店的故事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9-18
在贛州市蓉江新區和諧大道路旁聳立一棟四層樓高的民宅。屋面瓷板貼墻,一眼望去,到也體面大氣。這是潭東鎮茶元村董屋組董老板家的自建房改成的自營餐館。
愛人姓邱,曾任村婦女主任。她腰板挺直,性格爽朗,勤快麻利,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炒菜,能快速整出一桌可口下飯菜,是十里八鄉的炒菜高手。潭東鎮是贛州市章貢區和南康區的重要連接點,在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1993年終于迎來了贛南人民首條京九鐵路的開工建設。
鐵路軌道穿過村莊,于是建筑大軍如潮水般涌入,寂靜的村莊變得熱鬧喧囂起來。村莊變成了工地,家門口變成了建筑工人的聚集地。祖祖輩輩務農的夫妻倆,接住了這波千載難逢的機遇,在家里開起了專為筑路工人服務的快餐店。
由于老板娘炒菜口味好,不僅菜品新鮮份量足,而且價格還很實惠,靠薄利多銷贏得了市場、贏得了口碑。隨后潭東鎮又迎來了贛南大道、贛州繞城高速、贛州鐵路南站、和諧大道、贛州綜合商貿物流園等一系列的拆遷和建設。
當機遇與努力牽手,幸運與拼搏相擁時,一家人的生活軌跡由此發生改變。都說:只要你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不僅夫妻倆能吃苦,還帶著一女一兒從小一起跟著吃苦。
兒女從小就跟著母親練就了一身好廚藝。如今出嫁在家附近的大女兒,也當起了掌勺廚師在毅德城里開了一家“阿蓮燒烤”潭東夜宵店,生意做得也是風生水起。白天有時娘家生意忙得不可開交時,還會趕過來幫襯幫襯。
兒子成家立業后,繼續跟著母親打下手。媳婦是赤土畬族鄉人,嫁進門后耳濡目染,傳承了家婆的一手好廚藝。守好心中的德,守住自家的店。一家三代人用心經營著這家小店,過著平常平凡又忙碌的快樂生活。
董老板在前臺張羅招待客人,婆媳倆一起操持廚房炒菜,兒子負責采購、傳菜當二傳手。懂事的兩個孫女和一個孫子也利用節假日和課后時間,圍著大人幫前幫后。
雖然說:只要你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但是苦中尋福,沒說出來的下一句是:只要你掙錢,就有掙不完的錢。董老板的創業故事,是許許多多普普通通家庭故事的一個縮影。不求大福大貴,只愿用一家人的負重前行,換來歲月靜好罷了!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