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隨手拍非遺粉福利|廣東醒獅知識掃盲帖,傳承人帶你走近醒獅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9|發布時間:2024-10-25
醒獅,這個充滿東方韻味的傳統藝術形式,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當我們談論起獅子,或許首先浮現在腦海的是野生動物的勇猛形象;然而,當提及“醒獅”,我們想到的卻是那身披彩繪,象征吉祥與驅邪的瑞獸。
在一次特別的探索中,我們有幸訪問了廣東醒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趙偉斌(圖1、圖3)。趙偉斌,出生于廣州的一個獅舞表演世家,是“趙家獅”第五代嫡傳弟子。自幼在他的父親,“南獅王”趙繼紅的指導下學習各種技藝,包括舞獅、耍大頭佛、擊鼓、敲鑼、打鈸等,可謂多才多藝。在1994年完成大學學業后,他全身心投入醒獅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編寫了一系列關于醒獅藝術的重要書籍,如《趙家獅鼓譜》、《趙家獅技藝詳解》、《醒獅文化概述》和《趙繼紅獅藝四十年》,為醒獅的傳承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與趙偉斌的交流中,我們不僅了解到醒獅南北差異(圖1),還發現了一個環保小秘密——飲料瓶也能變廢為寶,制作成綠色環保的“醒獅”(圖3)。他展示了北獅教材,北方獅通常成雙成對出現,雄雌之別可通過頭頂繡球的顏色辨別(圖2);而南獅,如廣東醒獅,多以黃、紅、黑三色代表三國人物劉、關、張(圖4),色彩豐富且富有象征意義。
趙偉斌的廣州工人醒獅協會自成立以來已走過33個春秋,協會在各種大型活動中展現出卓越的技藝,贏得無數榮譽,其中包括2015年“世界獅王之戰總決賽”的總冠軍(圖5至圖9)。這些成就見證了廣東醒獅的魅力及其深遠影響,也展示了趙偉斌及其團隊在傳承非遺文化上所付出的努力。
讓我們一同走進醒獅的世界,感受這份來自古老傳統的生命力與創新精神的交融。醒獅不僅是藝術,更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凝聚了民族的歷史記憶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