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知識!這四件事萬萬不能做,一定要牢記!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5|發布時間:2024-10-26
春季初始,立春標志著寒冬已逝,生機盎然的春天正式來臨。古人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春天作為一年之始,象征著萬物復蘇與生長,也是人們調適身體的關鍵時期。本期內分泌科專家鐘柳娜主任將分享生活起居、飲食習慣以及情緒管理等方面的養生知識,為您的2021健康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立春之際,陽氣逐漸增強但氣候仍有寒意,需做好心理和生理的適應準備,避免驟然減衣,根據氣溫變化適時增減衣物,守護體內陽氣,以免倒春寒引起感冒或呼吸道傳染病。 中醫養生理論強調“春季與肝臟相應”,故春天應以養護肝臟為主。保持肝臟健康的關鍵在于穩定情緒,應保持心情舒暢、樂觀積極,避免過度激動或抑郁,心境愉悅對肝臟尤為有益。 在飲食調理上,要順應肝的生理特性,疏理肝氣,使之暢通無阻。可適量食用辛甘食物如蔥、姜、蒜、香菜、花生、韭菜等,減少酸性食物攝入,因為酸味會收斂陽氣,不利于春季陽氣升發和肝氣疏泄。 推薦食用紅棗、紅薯、紅糖等甜食,有助于補益脾臟,防止肝火過旺傷及脾胃。清潤散風的菊花茶、綠茶或茉莉花茶是春天的理想飲品,它們性質涼爽但不寒,有助于通利頭腦。 對于體質偏弱者,建議氣虛者選擇山藥、米粥、蜂蜜、花生、牛奶、雞肉等增強脾肺功能的食物;氣陰不足的人則宜食用豆腐、豆芽、胡蘿卜、薺菜、銀耳、百合、鴨肉等養陰補氣之品。 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復蘇,人們應順應自然,早睡早起,早晨可以松散頭發,穿著寬松,在戶外散步,增加戶外活動,讓身心都充滿活力,這正是春季養生的精髓。同時,季節性疾病也不容忽視,如老年人需預防心肌梗塞,兒童則要防范水痘、流行性腦膜炎和過敏性疾病等。 順應時節變化,注重起居、飲食及情緒的調節,并時刻警惕季節性疾病,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讓我們一起迎接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新春吧!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