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小白速成課:星月菩提盤玩知識合集!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5-08
在眾多菩提中,星月菩提因其獨特的魅力,被賦予了“四大名珠”的美譽。這種由黃藤種子制成的飾品,其產地遍布印度以及中國云南和海南等地。盡管印度星月以其油脂豐富、密度高且偶爾呈現玉化狀態而聞名,但由于產量稀少,價格昂貴,在市場上難得一見。實際上,中國超過九成的星月菩提產自海南省文昌市。
星月菩提的形狀多樣,既有常見的正圓珠子,也有算盤珠、桶珠、鼓珠乃至藥片狀等不規則設計。每顆珠子上都有一處被稱為“月眼”的特征,位置可以是正中(正月)或偏上(上弦月),其中以正月更為珍貴,因為制作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心力。

星月菩提的加工過程繁復,包括脫殼、去肉、脫脂、風干、烘干、篩選、打孔、車床加工、倒角直至穿串。密度是評價星月菩提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高密度的珠子手感沉穩,星星飽滿清晰;而低密度的可能會有空洞感。

顏色變化方面,星月菩提并非因汗液酸堿度影響,而是氧化作用的結果。通常,密度大的星月上色較慢但色澤穩定,密度小的雖上色快但可能不夠持久。有趣的是,陰皮星月是成熟后落在土壤中形成的,油性充足利于盤玩掛瓷,但天然存在色差且不易變色。
朱砂供星月菩提則是人工制作的結果,分為三種:用真朱砂供養的雖有毒性,但對人體有益;采用藏藥染料的也對人體無害;而工業染料染制的則可能有害。陳籽星月未經脫脂長時間存放,呈奶黃色,上色包漿快但顏色變化小。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的“老星月”可能并不真實存在,因為星月菩提難以長期保存。即便有真正的老珠子,也大多在收藏家手中,流通的多數是通過低溫油炸處理,短時間內易碎裂。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