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全生命周期維護與保養規范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3-02
為確保裝備性能不退化或降低失效風險,采取按照預先設定的計劃或對應技術標準的技術管理措施以保持裝置狀態。
第一部分:設備檢查

日常檢查與定期檢查相互依存。通過評估設備運行情況、工作效能和零件磨損狀況進行檢測和驗證,以及時識別潛在問題,消除隱患,并基于發現的問題提出維護方案,做好維修前的準備,從而提升維修質量,縮短維修時間。
第二部分:三級保養體系
詳細說明如下:
(1) 日常維護保養(日保)

日常維護保養是設備在運行操作中實施的一種簡單保養措施,涉及對設備外觀、運行狀態和潤滑狀況的檢查。需在啟動前仔細檢查所有部分,并遵循規定進行潤滑,確保達到“整齊、清潔、安全、潤滑”的四項基本標準。停機后應清理并擦拭設備,并有能力處理一般故障。日常維護工作由操作人員執行。
(2) 一級保養(一保)
以操作工為主導,維修工輔助進行,遵循計劃對設備外部進行全面檢查、清潔,并局部拆解、清洗,確保水路、油路暢通無阻,所有標識清晰可見。調整并緊固設備,保證安全穩定運行。
(3) 二級保養(二保)

以維修工為主導,操作工參與,按照計劃對設備進行部分拆解,更換和修復易損件,清洗換油,局部恢復精度及性能,提升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維修人員需全面掌握工廠所有設備的狀況,承擔起設備維護的責任,并定期巡查,主動向操作工了解設備運行狀態。立即解決發現的問題,暫時無法處理的應上報并詳細記錄,在進行二級保養時給予及時解決。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