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溝道耗盡型IGBT結構解析與應用技巧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3|發布時間:2024-12-22
在晶體管的制造過程中,如果預先設定一個初始的導電溝道,那么這種絕緣柵場效應管就被稱為“耗盡型”,以此與增強型進行區分。圖10-12展示了N溝道耗盡層絕緣柵場效應管的結構圖。在生產工藝中,二氧化硅絕緣層被摻雜了大量的正離子,從而在兩個N+區之間感應出眾多負電荷,形成了初始的導電溝道。
盡管從外觀上看,耗盡型與增強型的結構差異不大,但它們在控制特性方面卻有著顯著的改進。在漏源電壓Vds保持恒定的情況下,當柵源電壓Vgs為0時,漏源極間已可實現導通,此時流經的是初始導電溝道的飽和漏極電流Idss。而當Vgs大于0時,N型溝道內將感應出更多的負電荷,導致隨著漏源電壓Vds的增加,漏極電流Id也隨之增大。反之,當Vgs小于0,即施加反向電壓時,N型溝道會出現耗盡層(如圖10-13所示),導電溝道隨之縮小;Vgs的負值越大,導電溝道越小,漏極電流Id也越小。當柵源電壓Vgs等于夾斷電壓Vp時,溝道被完全夾斷,此時漏極電流為0。
值得注意的是,耗盡型絕緣柵場效應管在正、負或零柵壓下均能控制漏極電流Id,這一特性使其應用范圍更加廣泛。通常情況下,這類管子工作于負柵壓狀態,此時需要根據不同的飽和漏極電流Idss和夾斷電壓(Vp為負值)來選擇合適的耗盡型管。
耗盡型絕緣柵場效應管的轉移特性和漏極特性分別如圖10-14和圖10-15所示。這些特性的分析對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