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與霧的差異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全面了解霧霾的常識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6|發布時間:2024-08-22
懸浮粒子與迷霧的結合構成了"霧霾"這一術語,它在都市環境中尤為常見。在中國的一些地區,氣象部門已將迷霧和懸浮粒子合并為一種氣候異?,F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空氣質量問題”,這體現了自然條件與人類活動交互作用的影響。
盡管霧霾聽起來像是同一概念,但其實兩者有顯著差異。
空氣中懸浮的灰塵、硫酸及硝酸等微粒形成的視程障礙被定義為霾。由于這類微粒主要散射較長波長的光線,所以霾看起來呈現出黃色或橙灰色。
而霧則是由近地面層空氣中水蒸氣凝結(或凝華)形成的小水滴或冰晶構成的氣溶膠系統。它的顏色通常呈現乳白、青白或灰色,這是由于液態水和冰晶對光的散射與波長關系不大。
氣象學上,霾與霧的區分標準基于相對濕度:濕度低于80%的情況被認為是霾;超過90%則認定為霧;在80%-90%之間的則是兩者混合狀態,其嚴重程度取決于PM2.5和PM1.0(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2.5和1微米的顆粒物)的濃度。
那么,霧霾如何影響人體健康呢?首要的是,這些顆粒物通過呼吸系統侵入體內,直接影響肺部功能。特別是PM2.5因其能深入肺部而對身體造成較大傷害。
更甚者,微小顆粒可能直接進入血液和其他器官。一個人每天大約呼吸十萬升空氣,一旦空氣中含有污染物,身體健康自然會受到威脅。
面對霧霾天氣,我們應如何采取措施保護自己?
在空氣質量不佳時盡量避免外出,如必須出門,請佩戴防霾裝備。選擇專門針對PM2.5設計的口罩或防護鼻罩,有效過濾微粒,保障呼吸健康。
同時,別忘了身體其他裸露部分也可能受到霧霾侵害。對于敏感且至關重要的眼睛,應選用合適的護目鏡或太陽鏡以提供保護。
此外,通過飲食也能增強抵抗力:多吃蔬菜,適當補充維生素D,多喝茶,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潤肺。午后是飲茶的好時機。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