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我們來到臨潼之行目的地,兵馬俑博物館,天氣很熱,太陽很曬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4-09-05
7.22,我們來到臨潼之行目的地——兵馬俑博物館。天氣熱得曬人,但人們仍然興致勃勃地欣賞著俑。我們根據友人的攻略找到了解說員,并且找到了一號坑門口的正規軍。但是,東南大學外語系的大二學生志愿者講解了俑,她十七八歲,有點靦腆,但也很勇敢地解答了我們的問題。我們遺憾忘記了她的名字。在這里祝她學業順利,前程似錦!一號坑里人很多,她總是能引導我們站在最前面參觀,并且把最有利的位置讓給我們。
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兵馬俑,是兩千多年前的匠人燒制、打磨和刻畫。古人事死如事生,這宏偉壯觀的場面可以讓我聯想到,兩千多年前的秦帝國是多么偉大,我們的先祖始皇帝,是那樣的英勇神武,創立豐功偉業。他就是憑借如此強悍的部隊和強有力的武器生產力,讓我們的華夏統一。兵馬俑千人千面,表情、眉毛、胡子、發髻、哪怕是最不起眼的掌紋,都看得清清楚楚。這讓我看到了工匠們的踏實務實。而驪山上的兩架銅車馬更是讓我看到那時的設計生產力已是藝術的巔峰,銅傘的設計更是實用性的完美體現。古代的能人巧匠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現代的考古工作人員也是很讓人感動,他們為了修復兵馬俑,日復一日地做著枯燥機械重復的工作,如此枯燥,更要求認真精細。除非熱愛,不然真的是很難堅持。
2號坑,是這個秦始皇兵馬俑的精髓部分,因為技術瓶頸,為了保護文物,已暫停挖掘。這里有步兵俑、騎兵俑、弩兵俑和車馬俑,種類比較豐富。兵馬俑本身色彩鮮艷,但挖掘出來以后,以現在的技術還不能保護這些色彩,只能暫停。希望未來,有生之年,我還能看到色彩鮮艷的兵馬俑。
有一點不愉快的是,從兵馬俑博物館到驪山園有一段距離,景區給提供了免費的擺渡公交車。但我們頂著大太陽排隊等了有二十分鐘,都沒有看到一輛車出發。明明有好幾輛空車,卻不讓游客上車,讓人費解。最后我們自己開車過去的。這一點不如華山景區做的好,華山是啥時候都有車,人滿即走。隊友說是免費的事兒,但我覺得既然免費就把服務搞好,要感覺虧就正常收車費,千萬別影響兵馬俑博物館的整體體驗啊!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