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街黃粉:彌渡人的家鄉美食與鄉愁傳承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4-12-12
寅街黃粉:彌渡人的家鄉味與鄉愁
提到云南彌渡縣,人們往往會想到溫婉美麗的彌渡姑娘。然而,在這片土地上,還有一種美食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寅街黃粉。不論是在彌渡縣城的農貿市場還是街頭巷尾,都能輕易找到寅街黃粉的身影。對于當地人來說,寅街黃粉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承載著家鄉的味道和深深的鄉愁。
在寅街鎮東風村委會啟官營村,李秀芝是一位有著30多年經驗的黃粉制作師傅。從她20歲起,生活就與這道美食緊密相連。每年春節前后,外出務工的彌渡人回到故鄉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品嘗一碗地道的寅街黃粉,那熟悉的口感讓他們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要說到寅街黃粉的獨特之處,除了傳統的芝麻油、花椒油、辣椒醬等調料外,芥末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這獨特的調料賦予了黃粉別樣的風味,使其在眾多美食中脫穎而出。值得一提的是,啟官營村曾有一段時間幾乎家家戶戶都制作黃粉,因此被稱為“黃粉村”。盡管現在只有20多戶人家依然堅守這個傳統工藝,但寅街黃粉的名聲卻一直遠播。
湯麗華和王永康夫婦是寅街啟官營村最資深的黃粉制作者。從80年代中期至今,他們傳承了三代人的手藝。制作黃粉的過程有五個步驟,每個環節都需要精細操作,尤其是黃粉鍋巴的制作,更是考驗制作者的技藝。火候掌握、翻面時機,對有著30年經驗的王永康來說,早已熟能生巧。在他們的巧手下,一片片薄如蟬翼、香脆可口的黃粉鍋巴應運而生。
制作過程中,煮漿是最后一步,豌豆經過研磨、清洗和過濾后,保留最純正的淀粉,加入辣椒粉上色,雖然看起來紅艷,但辣味并不強烈。接著與鹽和水混合攪拌,靜置20分鐘后再煮。待水開,將淀粉慢慢倒入鍋中,邊倒邊攪拌防止凝固。快熟時,撒入預先準備好的黃粉鍋巴碎片,待黃粉皮變軟即可出鍋。
新鮮制作的黃粉必須當天食用,隔夜則會失去原有的風味。黃粉有多種吃法,剛出爐時可直接品嘗稀黃粉,是彌渡人早餐的最愛;也可涼拌、煮食或油炸,變化多端,足以構成一場豐盛的黃粉盛宴。
對彌渡人而言,黃粉不僅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無論歲月如何流轉,無論身在何方,寅街黃粉始終是他們心中揮之不去的家鄉味道和鄉愁。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