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開放食堂引熱議:校外訪客能否重溫校園美食情懷?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1-15
你是否懷念起大學校園里那份獨特的美食與青春的氣息?雖然未必人人都喜歡學校食堂的飯菜,但每當看到學生們充滿活力的身影和餐廳中熱鬧非凡的情景時,總能讓人覺得每一口都更加美味。最近,復旦大學宣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對外開放食堂餐飲服務,這一消息迅速走紅網絡。
具體詳情如下:如果你不是復旦的學生,請注意用餐時間是從中午12點半開始。記者走訪了幾處學校內的食堂,發現每個窗口都貼著提示:“歡迎游客朋友使用微信支付,但需額外支付50%的搭伙費用。”
讓我們把焦點轉向復旦大學內著名的旦苑食堂。在正午11點30分左右,記者到達時被告知必須等到中午12點半之后才能讓校外訪客進入用餐區。此時,在餐廳里可以看到許多背著書包的學生和帶著孩子的家長。
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大型超市里,張女士與她的丈夫正在為孩子們挑選食物。“我很久沒有看到這么實惠的價格了!”她興奮地說道,眼睛盯著那些琳瑯滿目的菜品。他們一家人住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乘坐地鐵18號線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達復旦大學站,交通十分便捷。
張女士提到自己通過微信公眾號了解到復旦開放食堂服務的消息后,特意帶孩子們過來體驗一番,并希望能借此機會讓孩子感受高等教育的氛圍。雖然她注意到價格比以往有所上漲,但考慮到搭伙費的因素,整體價格仍低于市場水平。
當時間來到11點30分時,張女士的孩子們開始感到饑餓。“我提前查看了錯峰用餐的時間段,沒想到周末也一樣實行。”張女士無奈地笑著說,并安撫孩子們。因此,他們決定先去學校附近逛一逛,順便買些零食吃,然后等到中午12點半再來享用食堂美食。
對于復旦開放校園的舉措,張女士表示了擔憂。她和丈夫都不是復旦的畢業生,在帶著孩子游玩的過程中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她希望學校能夠推出類似于博物館那樣的電子導游服務,以便游客更好地領略學校的深厚底蘊,從而讓孩子獲得更深層次的成長體驗。
記者發現石鍋拌飯窗口外排起了長隊,其中一位等待牛肉石鍋飯的復旦大學新聞系博士生李同學表示:“這個舉措對在校學生并沒有造成明顯的干擾。工作日時食堂里幾乎不會有外來人員,只有周末才會稍微多一些。”她還說目前學校仍處于游客高峰期前期階段,一切還算平穩。但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至四五月份,這種現象可能會更加明顯。
終于,在12點半左右,食堂的各個窗口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