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雨,下一宿——煙臺招遠農村的及時雨與生活故事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fā)布時間:2024-07-29
在煙臺招遠的一個寧靜鄉(xiāng)村,老一輩流傳著一句諺語:“關門雨,下一宿”。這句話昨晚得到了驗證,傍晚時分天色剛暗就開始下起雨,直到深夜雷聲隆隆,雨水潺潺。然而,黎明時分,雨勢逐漸減弱,轉變成輕微的毛毛細雨,風在窗戶間呼嘯作響。天氣預報顯示未來幾天將持續(xù)降雨,這無疑對干旱已久的河流、水庫和農田來說是一場及時雨,但同時也給農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對于剛種下玉米的父親而言,這場雨既是喜也是憂。他之前因為遲遲不下雨而無法播種,現(xiàn)在好不容易借著雨水的滋潤得以種植,卻又擔心持續(xù)的降雨會影響新播下的種子。此刻,父親正考慮如何在地里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止過多的水分導致玉米受損。
時間飛逝,轉眼已進入7月。雨后的土壤變得松軟,知了猴趁機破土而出,吸引了大批人涌向山林尋找它們。這些生物為了短暫的地面生活,在地下默默等待數(shù)年,卻還要時刻提防人類的捕捉。對于我個人而言,雖然覺得知了是果園的禍害,尤其是它們在樹枝上產卵,可能破壞果樹生長,但我也理解古人如“蟬腹龜腸”這樣的描述,反映出他們對蟬的獨特認知。
成語“金蟬脫殼”的形象則讓人印象深刻,它原意是指蟬的生命周期中蛻皮成蟲的過程,后被用于比喻巧妙地逃脫困境。唐詩《蟬》更是將蟬的生活描繪得富有哲理,借蟬在高枝上的歌唱,象征著即使沒有外力相助,也能聲名遠播。盡管在農村人眼中知了被視為害蟲,但因其可食用的特性,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形象。
夏日雨后,尋找知了猴成了鄉(xiāng)村的樂趣之一,不過要避開果園,那里的危險讓人記憶猶新。我曾有一次誤入大舅家果園,黑暗中不慎與一條毛蟲親密接觸,從此對果園里的知了猴敬而遠之。如今,我更傾向于在自家小菜園附近尋找,那里環(huán)境熟悉且安全。
這組白天拍攝的照片展示了一片生機勃勃的小菜園,綠意盎然。雖然看起來誘人,但我不打算借此“踩點”,畢竟要避開“瓜田李下”的嫌疑。我只是喜歡這里寧靜的環(huán)境,相信雨后必有蟬的身影出現(xiàn),到時我將帶著期待去尋找那些小生命的蹤跡。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