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客家美食:煎薯包香飄四鄰忍不住流口水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fā)布時間:2025-04-10
在湖南株洲炎陵客家地區(qū),有一種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叫作【煎薯包】。每當一戶人家開始炸制薯包時,整個街道都會彌漫著誘人的香氣。這種美味的主要材料是一種紫紅色的大塊山藥,客家人稱之為“腳板薯”或“太薯”,它比普通的山藥更容易收獲。
腳板薯的生長需要插竹竿幫助攀爬。通常在農(nóng)歷二三月的時候播種小薯塊,到了八月底就會長成成熟的作物。儲存方法很簡單,可以將它們埋藏于沙堆中以保持新鮮度直到過年。
制作煎薯包的過程如下:
- 第一步:先將腳板薯的外皮徹底清洗干凈。(注意有些人可能會對薯液產(chǎn)生過敏反應)
- 第二步:使用專門的工具如薯刷或粗糙陶器“牙缽”將其搗成漿糊狀,再加入適量糯米粉或者面粉(必要時可加水調(diào)節(jié)稠度)。
- 第三步:將鹽、姜末和蔥花等調(diào)料混合進去。秘制配方建議加入十三香以增添風味。反復攪拌均勻后,用左手做漏斗狀滴入調(diào)羹中,然后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
- 第四步:煎好的薯包香氣四溢、外酥內(nèi)軟、咸香可口,讓人停不下來。
- 第五步:食用時可以將其浸入加糖的熱米酒中,風味獨特且能幫助緩解身體不適。
腳板薯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具有補脾養(yǎng)胃、補肺益腎的功效。它對于治療肺虛咳嗽、慢性腸胃炎和糖尿病等疾病有一定的療效,是秋冬季節(jié)理想的滋補食材。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