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燕城:災荒肆虐,滿街饑民哀聲連連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6-18
在清朝乾隆年間,燕城遭受了嚴重的災荒,街頭巷尾遍布著挨餓的災民。然而,當地的縣令卻將朝廷發放的救濟糧食,換成了牲口食用的草料和糠麩,熬制成粥分發給百姓。
面對這一情況,和珅在處理此事時,巧妙地在救濟糧中加入了沙子。有人對此表示疑惑,而和珅解釋道:“朝廷發放的救濟糧,豪紳權貴都想從中撈取一些好處。當糧食運送到粥廠時,剩下的只是一些劣質大米。為了完成任務,負責煮粥的小吏只能將草料和糠麩加入其中。我故意在粥里放沙子,讓家里有余糧的人不敢前來占便宜,這樣粥才能真正到達那些急需它的人們手中?!?/p>
這段故事出自《鐵齒銅牙紀曉嵐》,揭示了傳統農業的脆弱性:一旦遭遇災年,農民就會陷入貧困和饑荒之中。
農業是國家的基礎,食物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只有人們吃飽了飯,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去工作。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為生活而努力奮斗。
近期,#新聞聯播報道農業高新科技成果#,我看到了這一喜訊。國內農業高新科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阿里巴巴與院士和高校合作助力農業發展,讓高科技走出實驗室。在半年內,阿里對1800多個農業特色產業帶進行了數字化賦能,共助銷80萬款農產品。
這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二十多年來,科技的進步使得我們的餐桌越來越豐盛。以前只有在過年過節時才能吃上肉,而現在,我們每天都能品嘗到各種各樣的美食。對此,大家有何感想呢?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