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平淡卻有驚喜時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7-18
生活如常,卻總有驚喜出現。
早上去提菜點拿菜,順便去湖邊蹓跶了一圈,站在湖邊看了半天,苔跡幽深,湖水澄碧,心中沉靜安然。
說實話,自從開始學習,每天過得兵慌馬亂的,已經十幾天沒去湖邊了。就像草木缺了水,感覺整個人都變得毛燥了,蔫蔫的,沒有那么清潤了。

今天早早去提菜點,因為買了很多水。每天都會多帶幾瓶水去培訓班,放在桌子上,誰需要就來拿.
不斷有同學帶一些小吃來班上,無一例外的,總會熱心地分一點給我:炒田螺,木薯,糯米酒釀、煮花生、甘蔗……生的芒果削皮后,用紅辣椒丁和鹽調味,味道竟然出奇的好,解鎖了芒果新吃法.
還有一種小果子,山楂一樣大小,是綠色的,叫油柑,用鹽水泡制,酸酸甜甜,有點兒像青梅的味道.
今天配貨車來得有點兒晚,貨還未到。出了小區門,去了湖邊.
海南的日子,草木常年綠郁。到了冬天,有的花樹,不再著花,綠不敗也是好的.
綠葉婆娑樹,翠枝拂清風.
一路走著,卻見溝畔開了一片一片淡紫色的花,紫里又有霜白,清幽幽的,以前似乎沒見過.
坡上紫艷團瑞雪,香氣拂面暗襲人.
走近看,葉片密密麻麻,生機勃勃。每一枝頂端都有一簇簇毛茸茸的花朵,花瓣細如發絲,每一朵如小傘一樣,遠遠望去,星星點點,如夜空中的繁星.
查了一下,叫飛機草。可它長得一點都不像飛機,大約是種子隨風飛行,落地生長,不擇土壤,生命力旺盛吧.
花不起眼,勝在多,冷幽,瑩白,花開頃刻,將自己簇擁其間,花香人氣兩氤氳,足夠做個雪夢了.
林間鳥兒嘰嘰喳喳,只聞其聲,不見鳥影,愈顯湖區自然,清寂.
薄陰,微風,湖邊一叢叢的剛莠竹,葉片寬大繁茂,吐出褐色的花穗,隨風搖曳,讓我想起故鄉的蘆葦.
想起一首歌:借我安適的清晨與傍晚,靜看光陰荏苒,不管不顧不問不說也不念……
漂泊亦需要勇氣吧,需要一份心性,放下過往的一切,只為想看到自己想看的風景,不看,就是自己的遺憾.
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培訓開始進入實操階段,大家都忙成一團.
到了班上,有一個組的人已經到齊了,圍著一個大的白色塑料盆子在吃什么東西。我笑著打招呼,她們一齊招呼我吃,不太好意思,就放下幾瓶水,坐在自己座位上.

一個叫萬萬的美女用盒子盛得滿滿的給我端了過來,說:來,吃饃.
這個叫饃的東西,有點像北方的涼粉,或者豆腐腦,拌著調料、菜葉、肉末什么的.

剛吃了午飯,肚子一點都不餓,但是不好拂了人家的一番盛情,就用筷子搛起一塊,嘗了一口,沒想到,米香濃郁,入口即化,倒不忍放下筷子了.
我也咂摸出為什么叫饃了,這個是用大米為原料,磨成粉,加水蒸制而成的,有肉有菜有料汁,即可當菜又能當飯吃.

一點半,老師來了。有學員熱情地盛上一小碗,老師嘗了幾口,喜笑顏開。一堂課,講得生動活潑,大家聽得認真開心.
我是第一次和本地人這么密切地交往、交流,10幾個學員,60個學員,方方面面,比較深層次地接觸下來,腦子里浮現出四個字“著力即差”。表面意思是,一件事情如果需要通過努力才能做到,就已經是落了下乘.
這個詞的來由,緣于蘇東坡留給世人的最后一句話.
公元1101年七月,宋徽宗繼位,宣布大赦。彼時,蘇東坡66歲,被貶海南儋州已經3年,終得復任朝奉郎.
他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儋州.
復任途中,病倒了。他自己覺得,日子可能不多了,就交待后事,說:你們不要哭,讓我坦然化去.
彌留之際,維琳和尚陪在身邊,提醒道:端明(蘇軾的別名)宜勿忘西方.
蘇東坡答曰:西方不無,但個里著力不得.
意思是說:西方世界,并不是沒有,但也不是想去就去的,也不是硬使勁就可以的.
這時候,他的好朋友錢濟明在他耳邊說:先生你平時履踐至此,更須著力.
蘇軾說了平生最后四個字:“著力即差”。深刻地去理解這個詞,應該是說:你可以努力,但不能太勉強,對結果,也不要太在意.
蘇老先生在儋州講學明道,教化日興,開啟人文之盛。他達觀灑脫、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更是如春風化雨,對當地民眾影響甚廣.
從此世間有儋州,儋州有東坡.
我在機關工作幾十年,養成了刻板、機械、嚴謹、守時的習慣,按時打卡,認真聽講,對老師恭肅尊敬,對同學客客氣氣。初時,對班上同學的愛吃、愛玩、毫無壓力,甚至帶著孩子來上課,不太習慣.
后來發現,他們天性如此,不受拘束,自由自在,該學的時候認真學,玩得時候熱情奔放,活得樂觀、灑脫.
這次上課,除了學習知識,感覺收獲甚多.
在海南的生活,與山水為伴,清新自然的生活,是我熱愛的。視野開闊,內心滋潤,越來越通透,篤定,而又清明.
山河依舊,歲月長流.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