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妹妹帶回來的小玩意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7-20
汕尾薄餅是一種特殊的煎餅,它們加了八種材料,一盒才14塊錢。同事從潮汕玩了回來,神秘兮兮地掏出一個塑料盒子,他繼續跟我科普,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汕尾薄餅。
這種薄餅,一般是清明節前后才有,就像揭陽的樸籽粿,只出現在特定的節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只要你想吃,天天都能吃得到。它長得像北方的煎餅果子,但別有千秋。
薄餅皮用的是高筋面粉,通過一晚上的發酵后,在溫度適中的鍋面輕輕一擦,隨著水分的蒸發,輕輕一撕,就是一張薄餅皮。咸的講究是火候、調味、顛鍋的本事,蔬菜、海味、肉、調味料全部混合,包在餅皮里面,咬起來韌勁十足,各種材料不會混味,又有恰到好處的咸香。

甜的有黑芝麻、花生、白砂糖、沙琪瑪、叉燒、咸蛋黃和秘制醬料,又咸又甜,又脆又潤,建議和功夫茶搭配,一杯茶一口餅,好消磨一個下午的時光。但是,我身邊的汕尾朋友說,現在的薄餅,沒有以前的好吃了。

他解釋說,餅皮做起來麻煩且考驗能力,很多商鋪都不做餅皮了,直接到市場進貨即可。然而,這個行業也很卷,為了壓低成本,用的材料也沒以前那么好,機器做出來的東西,總是少了一些人情味。就像我們那里一個賣了幾十年的包子鋪,一開始專注賣粿,南瓜粿、韭菜粿、菜頭粿、甜粿...后來開成了雜貨鋪,潮汕咸菜、牛肉丸、豬肉丸什么都賣,而最擅長的粿類,反而越來越不好吃。



但是,這是不可避免的,畢竟,面包和情懷想要好好在一起,需要一定的魄力和底氣。普通老百姓只有先讓自己錢包鼓起來,才能閑情去講情懷,去做有情懷的事情。同事帶回來的汕尾薄餅,讓我十分懷念阿嬤做的紅桃粿。她總說,【做粿工仔印粿師傅】,做粿就像做人一樣,不到最后關頭,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么。而你的家鄉有哪些特色美食呢?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嗎?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