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軟香甜的奶黃包(松軟香甜的奶黃包圖片)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7-17
北方飲食文化中,面食占據重要地位,如饅頭、餃子和包子等。北方的媽媽們擅長制作各式各樣的面食,這些美食不僅味道美妙,而且充滿樂趣與成就感。我尤其偏愛發酵類面食,比如包子饅頭,因為它們的發酵過程神奇且面團柔軟。
奶黃包是廣式早茶中的經典小點,其外皮如棉般柔嫩,咬一口便有濃郁的奶香和金黃的餡料在口中綻放。這種口感既適合老人也受小朋友喜愛,美味可口,令人難以抗拒。
自制的奶黃餡以牛奶、蛋黃和糖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口感細膩如同棉花,安全健康,非常適合兒童食用。
制作奶黃包的詳細步驟
【操作步驟】步驟一:準備250克中筋面粉、130克牛奶、3克酵母和15克白糖。

步驟二:將酵母、白糖混合到面粉中,邊攪拌邊逐漸加入牛奶,形成面絮后留少量牛奶備用,根據面團軟硬調整水量。
步驟三:揉成面團,如太干可適量加牛奶,直到面團偏軟,再繼續揉至光滑。
步驟四:在硅膠墊上撒粉,將面團搓至光滑細膩,然后放入碗中發酵至兩倍大。

步驟五:準備奶黃餡材料:150克牛奶、15克低筋粉、15克玉米淀粉、20克黃油、2個蛋黃和50克糖,30克奶粉。
步驟六:將蛋黃、糖粉混合攪拌,加入奶粉、低筋粉和玉米淀粉,逐步加牛奶攪拌至無顆粒,再加入融化的黃油液。
步驟七:用篩網過濾奶黃糊到平底鍋中,小火加熱并不斷攪拌以防粘鍋。
步驟八:加熱過程中部分面糊凝固,繼續攪拌直至完全固體化。
步驟九:關火,將奶黃糊盛入碗中備用。
步驟十:面團發酵好后,撕去保鮮膜,揉光滑后放入大碗,覆蓋保鮮膜,在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
步驟十一:分割面團成10份,揉成光滑的小圓球。
步驟十二:將奶黃餡也分成10份,每份約25克。搟開面皮包裹奶黃餡,收口捏緊后團圓。
步驟十三:放入蒸鍋,二次醒發至1.5倍大,避免表面塌陷。

步驟十四:蒸20分鐘,關火燜5分鐘后開蓋,防止回縮。
奶黃包成功的關鍵在于揉面和發酵,以及蒸制過程中的細節處理。使用竹蒸屜可以減少水汽,使奶黃包表面光滑不易塌陷。
晾涼后,奶黃包呈現出光滑柔軟的表皮和豐富的餡料,味道純正,優于市售產品。制作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小貼士】- 揉面時適當增加水量以保證面團柔滑。
- 確保面團表面光滑后再進行發酵。
- 奶黃餡材料混合后過篩,使口感更細膩。
- 炒奶黃餡時使用平底鍋,不斷翻動以防粘鍋。
- 面皮揉光滑,排氣徹底,增加奶黃包的細膩度。
- 使用竹蒸屜,避免水汽過多導致奶黃包回縮。
- 蒸好后關火燜5分鐘再開蓋,保持溫度下降緩慢。
本文由聰聰食光原創,分享各種美食制作方法。如有疑問或建議,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烹飪技巧多種多樣,期待與您共同交流學習。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