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黃渤海新區大季家街道加強海洋安全巡查與智慧管理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9-26
為了進一步加強安全建設的基礎工作,煙臺黃渤海新區大季家街道緊緊抓住“巡查、管理和服務”的關鍵環節,將精細化的治理服務從陸地擴展到海域,確保漁民的安全和海上作業順利進行。
全面覆蓋巡查。大季家轄區海岸線長達27公里,擁有3個天然良港,其中初旺漁港是膠東地區第二大的漁港(以同時容納船只的數量為標準)。由于自然條件限制,港口的陸域面積較小,有效掩護水域面積也相對有限,導致在開海季節時停泊和靠岸的船只數量激增,作業繁忙且存在安全隱患。為此,街道組織了由機關干部、漁業協管員以及蘆洋村、山后初家村村干部與群眾代表組成的漁港安全工作隊,定期進行培訓并嚴肅紀律要求。這支隊伍每天開展兩次巡查,在開海季節更是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制度,重點檢查船只的安全作業情況、信號設備及救生裝置的完備性以及船員配備等;每月還會對漁船適航狀態、船員適任狀況、漁養單位安全生產環境以及海域周邊安全進行全面排查,確保所有信息準確無誤。
智慧化管理。大季家街道岸上和海上作業漁民共計約4000人,捕撈漁船320艘,養殖漁船超過230艘,并且還有88家水產養殖企業分布在水域面積達10萬余畝的海域中。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單純依靠人力進行管理和監督顯然是耗時費力且容易遺漏隱患。為此,街道引入了智慧化手段來輔助管理,旨在減輕人力資源壓力并優化工作流程。2022年,大季家街道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首個鎮街級“數字大腦”——智慧大季家綜合管理平臺。目前,在該平臺上通過設立“一船一檔”的信息庫,并安裝視頻監控和信號接收設備接入管理系統等方式,不僅可以全面掌握漁船及漁民的信息,還能實現漁港碼頭的全天候全景監測;對作業中的漁船進行24小時跟蹤監管、數據分析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實時預警等措施,不僅有效解放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進一步突破了傳統管理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
貼心服務。大季家作為煙臺西部重要的發展區域之一,在眾多優質園區如煙臺化工園和黃渤海科教園內匯聚了許多重點產業項目,例如萬華、萬潤等。盡管如此,代表性的漁港與漁村風貌以及豐富的漁家文化仍然得到了良好的保存與發展。在漁業管理服務中,街道圍繞漁民船只電線更換情況、滅火器有效期檢查、避風港消防泵正常工作狀態等問題,定期開展上船幫助維修、下船講解安全知識及線上教育等活動,以確保漁民們能夠在生產生活中繃緊“安全弦”。此外,在日常群眾管理服務方面,充分利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漁燈節”的特色效應。除每年正月十四舉辦的慶祝活動外,還通過龍王廟和漁燈文化展館等場所組織一系列活動,如開設“漁家講堂”、舉辦“漁家記憶”展覽、“話漁俗”、“說漁事”及“觀水斗”等活動,旨在增強干群關系,提升群眾的思想認同感與文化歸屬感,共同建設一個平安和諧的漁港。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