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鴨血粉絲湯的傳說與真諦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10-10
南京鴨血粉絲湯的前世今生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江寧,被譽為"六朝古都"。位于魚米之鄉的江南地區,地處河流眾多的水網中。周邊地區百姓自古就有養鴨的傳統,南京人愛吃鴨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距今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在1368年元月,明太祖朱元璋建都于應天府(今南京),古時的南京更是更加繁華了。
南京人有一句俚語:沒有一只鴨子可以活著走出南京!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南京人喜食鴨子的狀況。鹽水鴨、烤鴨、紅燒鴨、老鴨湯、八寶葫蘆鴨、金陵片皮鴨等等,都是南京人吃鴨子的方式五花八門。這吃鴨子的水平,與老廣吃鵝有得一拼。即使是名聞海外的北京全聚德烤鴨,也是由南京的宮廷御廚將南京的烤鴨技術照搬過去的。否則,地處北方的北京,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出現這一名吃。
老南京人吃鴨,大都是將活鴨買回家,殺鴨、去毛、開膛、洗盡后再加工。這就產生了鴨血。如果制烤鴨和鹽水鴨,這鴨血似乎成為多余,但是南京人知道鴨血的鮮美味道,再加上老南京人惜物,所以多半會將鴨血用作燒湯,再配上鴨肫和鴨腸,燒好后撒上一把小蔥或蒜葉,這就是南京鴨血粉絲湯的前世!
最早的南京鴨血湯是不放粉絲的。興盛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的店鋪相當簡陋。老城南一帶,沿街幾平方的門面,門口支一大鍋,人行道上放幾張折疊桌,再配上幾個小板凳。這就是最早的南京鴨血湯店面的標配了。
在我印象中,南京新街口與明瓦廊路口的易記鴨血湯最為有名。他家的鴨血湯,用料講究,味道鮮美。特別是加鴨肫和鴨腸時也非常豪橫,總會比別人家多出一倍的樣子!這易記剛創業的時候是沒有店面的,只是在人行道上搭個棚、支個鍋,每天從清晨天剛剛亮時售賣,一般到上午十點多結束。食客如云,紛踏而至。許多沒座位的,就站在街邊吃上一碗。當時可稱得上新街口的一景。

我那時候二十七八歲,每年總會去數次南京。當時是從馬鞍山火車站坐綠皮火車到中華門下,再坐南京的公交車去新街口,就因為惦記著這碗美味的鴨血湯,每次都是餓著肚子去的。因為是幾個月才能吃上一碗,所以點餐時必須點雙份的鴨肫和鴨腸,吃過癮了才對得起這火車票的錢![呲牙][呲牙][呲牙]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城市管理走向正規。城管也應運而生了,易記在街邊擺攤的歷史就此終結。這幾年南京的鴨血湯如雨后春筍般的涌起。少數商家開始改良鴨血湯,他們在湯里加上油果和粉絲,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金陵鴨血粉絲湯!這就是鴨血粉絲湯的今生。由于市場競爭激烈,這時候,易記的老板則另辟蹊徑,改弦更張了。他家在明瓦廊里租一門面,改賣皮肚面,沒用上兩年,易記又成了南京皮肚面里扛大旗的了!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