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腦出血很簡單(預防腦出血的注意事項)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3|發布時間:2024-09-10
然而,在臨床實踐中,很多高血壓患者最終發展成腦出血,往往是由于以下三個錯誤認識。
首先,許多人認為無癥狀的高血壓無需治療。有些患者告訴我,他們早在五年前就被診斷為高血壓,但當時沒有明顯不適,生活如常,因此未采取行動。直到最近一年,頭暈、夜尿增多等癥狀頻繁出現,檢查發現頸動脈狹窄、腎功能受損,甚至尿蛋白異常。對于那些非要等到視力問題、冠狀動脈和腦血管狹窄,或是腎臟損傷后才重視血壓控制的患者來說,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并非偶然,而是長期忽視健康的結果。
其次,有人認為血壓正常就可以停藥。詢問腦出血患者的病史時,他們通常會說,雖然有多年的高血壓,但血壓一直穩定,降壓藥物也堅持服用。然而深入了解后發現,他們所謂的“正常”可能僅是偶爾測量結果,且服藥行為不規律,時斷時續。
這里必須指出,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大多數屬于找不到明確原因的原發性高血壓,需要長期有規律地使用降壓藥物。有人擔心血壓穩定后繼續服藥可能導致血壓過低,實際上這無需顧慮。許多降壓藥物如長效制劑,能持續24小時或更長時間地平穩控制血壓。
部分患者容易輕信錯誤信息。有些高血壓者詢問我,是否看到網絡上的廣告,聲稱服用某種藥物幾個月后即可停藥,無需長期服藥。還有人擔憂長期用藥會引發肝腎功能衰竭等副作用。這些觀點確實觸動了一些患者的恐懼點,他們將個別長期服藥仍發生腦出血或尿毒癥的案例歸咎于藥物,卻忽視了國家醫療大數據的有力證據: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通過堅持用藥控制血壓,成功防止了腦梗死、心肌梗死和腦出血等嚴重疾病的發生。
實際上,長期服用降壓藥物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心臟、大腦、腎臟和視力等重要器官,而非損害它們。這是必須明確的認識。
今天就聊到這里,持續關注醫學科普,關注神經內科的我。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