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自給率之謎:大豆、玉米與進口糧食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2-11
中國有14億人口,每年消耗29億畝地的糧食,但我們只有19億畝耕地。
大豆和玉米是目前中國最主要的飼料糧。然而,大豆并不是來自中國,80%以上的大豆需要進口。雖然大豆不是口糧
,但其壓榨后的豆粕是一種高蛋白飼料,可以幫助禽畜補充氨基酸,解決中國肉食問題。

為了解決中國老百姓吃上肉蛋奶、喝上啤酒的問題,我們需要大量的飼料糧
,其中大豆和玉米要搭配在一起喂禽畜。按照營養價值計算,每100公斤玉米籽粒相當于120公斤高粱、130公斤大麥或者150公斤稻谷的營養價值。肉蛋奶魚需要高效率地生產出來,才能吃飼料,這就離不開飼料糧

,而飼料糧里,玉米和大豆要搭配在一起喂禽畜。維持中國現有的飲食水平,我們已經需要大量進口的糧食了。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數據是說自給率98%,這是口糧
,也就是水稻和小麥。然而,大豆的平均畝產是132公斤,水稻平均畝產350~400公斤,玉米平均畝產400多公斤。在中國耕地有限的情況下,我們近20年來已經連續豐收了糧食,這就是不敢種太多大豆,而把大豆的任務交給進口才實現的。要使得中國糧食再增產,主要依靠更優良的種子和科技創新是主要出路。以上文字數據,節選自三聯生活周刊:從吃飽到吃好 大豆與玉米的新價值《超級種子育種記》
農業是人類發展一切產業的基礎。特別是住在鋼筋混凝土樓房里和行走在柏油馬路上的城市居民來說,更應該走近農業,親近自然才能讓你人生之路的“根”走得更扎實。我們不能忘記農業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