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人復工了,這些知識點還記得嗎?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2-17
外貿人在年后復工時,需要溫習哪些關鍵知識呢?
包括交易條款、單據術語、退稅計算方法、毛重與凈重的計算技巧、增值稅的核算方式、運費和體積重量的估算、成本分析、利潤評估、報價策略、關稅的理解以及其他相關專業詞匯。

1. 交易條款解析:
FOB(船上交貨)、CFR(成本加運費)、CIF(成本保險費加運費)、EXW(工廠交貨)、FCA(貨交承運人)、CIP(運費及保險付至指定目的地)、DAP(目的港交貨)、DPU(運輸終端交貨)、DAF(邊境交貨)。
2. 單據術語概述:
B/L(提單)、PL(預結匯證明書)、C/D(信用證申請表)、PI(報價單)、S/O(裝運指示)、SO(發貨通知)、CO(產地證書)、PO(采購訂單)、CI(保險證書)、SC(服務合同)、InsurancePolicy(保險單)。
3. 退稅計算:
退稅總額=出口商品總價×退稅率。
4. 毛重與凈重的區分:
毛重是指產品本身的重量加上包裝材料的總和,而凈重則是從毛重中減去包裝材料的重量后得到的結果。
5. 增值稅計算方法:
增值稅=(商品價值+關稅)×適用稅率。
6. 運費及體積重量的估算:
運費=貨物重量×每單位運輸成本,包裝費用=每個包裝單位的成本×總件數;體積重量則根據貨物體積除以航空公司規定的換算系數得出。
7. 成本核算:
FOB價格=出廠價+國內運輸及裝船費,CIF價格=FOB價格+海運費+保險費。
8. 利潤計算方法:
毛利潤=總收入-總成本,凈利潤=毛利潤-運營費用。
9. 報價策略分析:
報價=[采購凈成本×(1+利潤率)+貨代均攤費]/匯率;采購凈成本=工廠含稅價格-退稅額;退稅額=(工廠含稅價格/1.13)×退稅率;模具報價=工廠含稅價×1.1/匯率,運費報價=物流公司報價×1.1/匯率。
10. 關稅計算:
關稅金額=進口商品價值×關稅率。

11. 付款方式解析:
D/A(承兌交單)、D/P(付款交單)、L/C(信用證)、C/C(現金支付)、T/T(電匯)、O/A(賒賬)、D/D(直接匯票)、P/P(郵政匯票)。
12. 其他術語解釋:
POL(起運港)、POD(目的港)、ETD(預計離港時間)、ETA(預計到港時間)、MOQ(最低訂購量)、OEM(原始設備制造商)、Tariff(關稅表)、AnnualOutput(年產量)、DeliveryDate(交貨日期)。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