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盧溝橋的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fā)布時間:2025-05-08
根據(jù)傳說,盧溝橋之前并沒有這座橋,而是一個渡口。在這個渡口,有一位名叫盧姓商人的男子,他在渡口上遇到了一個美麗的擺渡女,這位盧員外是從外地來到這里行商,并且賺了不少錢。然而,在與擺渡女交談中,盧員外不小心掉落了一塊碎銀子,而這位擺渡女田氏眼尖一看就知道了盧員外腰間鼓鼓囊囊的盤纏上有不少銀兩。更何況,她還聽口音覺得像是外地來的旱鴨子,很快她便生起歹心來。
當(dāng)時田氏走在途中,將盧員外裝作失手打入永定河中,在救人的時候順帶撤下他腰間的褡褳,把昏迷不醒的盧員外扔進(jìn)了河里喂魚。后來,田氏便不再做漁家女,而是拿著那把不義之財開始做起了生意。然而,這個結(jié)果卻讓她后來生出兒子,每天要打田氏三個嘴巴,不讓打就哭鬧不止。這個情況令田氏心中有鬼,于是便跑到廟里燒香拜佛,老和尚一看臉色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他說:“你兒子是來尋仇的。”
這句話讓田氏一下子軟了下來,她跪在地上求饒命。老和尚便告訴她,只要把不義之財拿出來修一座橋就行。田氏戰(zhàn)戰(zhàn)兢兢問:“敢問方丈,那橋叫什么名字?”老和尚閉著眼睛說:“就叫做盧溝橋吧。”這句話讓田氏更嚇得不行了,她害死盧員外的事情,只有天知地知,看來真是因果。于是,田氏便花大價錢修了盧溝橋,從此這座橋的名字就這么得來的。
盧溝橋,也叫作蘆溝橋,位于北京豐臺區(qū)永定河上,它建于南宋時期。1985年,這座橋正式退役了。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是抗日軍隊打響全面抗戰(zhàn)的第一槍。之后,在1967年,橋面加寬400余米步道,建立了59道挑梁,換了91根望柱,柱頭獅子也重新雕刻。

從此之后,這座盧溝橋的501個石獅子,歷經(jīng)金、元、明、清、民國、新中國各個時期的修補。萬幸,這座經(jīng)受了日軍2度炮火的石頭橋,見證了歷史,依然堅挺在世人面前。
(責(zé)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