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食叫回憶,它藏在金黃的玉米里……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4-12-19
你知道嗎?有一種特別的美食,它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深深的情感寄托和時光的記憶。在我們家鄉,玉米有個親切的名字——“棒子”。
如今回鄉,我發現,“棒子”這個稱呼似乎漸漸淡出人們的口舌,大家更多地稱其為玉米。然而,每當我在超市雜糧區看到那一顆顆金黃的玉米粒,聽到它們相互碰撞發出的嘩啦聲,仿佛有魔力一般,瞬間將我拉回到那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記憶中,農村的家庭承包制剛剛起步時,冬春種小麥,夏秋則是玉米和豆子的天下。這是那個年代固定的種植模式。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嘗試種植棉花、芝麻等經濟作物,農田也偶有改造成果園。盡管如此,玉米和小麥一直是家庭糧食的主要來源,填飽肚子全靠它們。
那個年代,細糧如白面并不充足,大部分家庭需要粗細搭配,才不至于餓肚子,剩下的麥子還會賣掉換取生活必需品。所以,玉米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雖然現在看來,玉米是家常便飯,但在那時,它卻是每日生活的主角,考驗著奶奶和媽媽們的烹飪技巧與創新思維。
烤玉米是最常見的吃法,我會記得在柴火做飯后,將帶著皮的玉米和地瓜埋進熱灰中,飯后它們會變得香甜可口。盡管有時未熟或過焦,但我們都樂此不疲,享受著那份簡單的快樂。
農閑時分,村里偶爾會有爆米花匠人光顧,把玉米粒放進神秘的鐵爐中,經過高溫高壓,一聲巨響后,白胖脆甜的爆米花便誕生了。那場景就像一場小小的儀式,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幾份樂趣。
冬天,媽媽會用白菜和玉米面混合做菜餅子;春天來臨,榆錢兒則成為我們口中的美味,綠色的榆錢與金黃的玉米面結合,烤制出香氣四溢的榆錢餅子。這些簡單卻難忘的味道,如今已成為珍貴的記憶。
時光荏苒,家鄉的土地大部分已被開發,個人種植糧食作物的情況越來越少,人們更傾向于購買現成的食物。那些年熱鬧的燒烤場景和爭搶的樂趣已成過去,無法重現。然而,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兒時的美味記憶始終縈繞心頭,仿佛只要閉上眼,就能聞到那熟悉的味道。
你家鄉關于玉米又有哪些故事和美食呢?歡迎分享,讓我們一起回味那些美好的時光。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