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賣掉餓了么,身價過億,現狀如何?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1-18
曾經將餓了么出售給馬云,獲利665億的外賣小哥如今身在何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當代年輕人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在忙碌的工作中,他們只需輕點手機屏幕,就能輕松解決用餐問題。美團和餓了么作為網上訂餐服務的兩大巨頭,不知不覺間已陪伴我們走過了十多個春秋。
美團成功上市,而餓了么卻以665億的價格被馬云收購。那么,最初創辦餓了么的外賣小哥現在又在哪里呢?
回溯到2009年,外賣行業剛開始興起,商家普遍采用電話訂餐方式,配送人員也由餐館自行負責。上海交通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張旭豪觀察到,同學們在用餐時常常需要聚在一起研究菜單,并逐一記錄菜名,通過電話向商家下單。然而,由于商家電話經常占線,學生們不得不一遍遍嘗試,直到撥通為止。
張旭豪發現,同學們在訂餐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從選菜到下單整個過程耗時長達十幾分鐘,不僅繁瑣,而且商家容易送錯菜品。于是,他與幾位同學商議,決定共同開發網絡訂餐系統,為需要訂餐的同學提供便捷服務。
巧合的是,同校軟件學院的葉峰也對這個項目產生了興趣。最終,張旭豪、康嘉、汪淵、葉峰和曹文學五人共同投入到了網絡訂餐系統的開發中。
最初,他們為了討個彩頭,討論過公司名稱的問題,經過篩選,最終將同學們經常詢問的“餓了么”定為名字,既簡單又易于記憶。
由于都是學生,資金有限,他們不得不東拼西湊,甚至借遍了身邊人的錢,還搭上了自己一年的學費,歷經艱難才籌集到啟動資金。
張旭豪主動放棄了前往香港理工大學深造的機會,選擇了休學創業。另一名創始人葉峰也放棄了進入微軟公司的機會,因為他們堅信餓了么將在網絡訂餐領域成為領頭羊。
萬事開頭難,為了熟悉行業情況,張旭豪還承包了一家餐飲店的外賣業務,每天親自送外賣,穿梭在各大寢室樓之間,繁忙時睡眠時間甚至不足4小時。
由于張旭豪等人的不懈努力,餓了么的名聲在校園里逐漸傳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個平臺,只需輕輕一點,就能享受送貨上門的美食服務。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積累了大量用戶的餓了么成為了點餐的首選。美團作為競爭對手,憑借雄厚的資金也不甘示弱,與餓了么暗中較勁。
直到2018年,正值巔峰期的餓了么被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收購,張旭豪賬戶上收到了665億的資金。當然,這筆錢并非全部屬于他個人。
如今,加入阿里巴巴的張旭豪繼續擔任餓了么的董事長,根據《2019胡潤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顯示,張旭豪以55億元的財富排名第19位。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