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洱源:白族人家的年味兒藏在這一罐罐豆豉里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1-24
"年前制作豆腐,新年帶來幸福。"這是一種蘊含傳統韻味的文化習俗,更是一種淳樸的年節氣息。隨著時光踏入歲末臘月,在云南大理洱源縣鳳羽鎮,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著準備腌制豆豉,使得鳳羽鎮的每個農家小院中彌漫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濃郁。
走進鳳翔村內那富有歷史韻味的鳳羽土司陳列館的小院,你會看到58歲的楊錦如正細心挑選那些經過自然發酵成熟的霉豆腐,并將其切割成大小適中、薄厚均勻的小塊,準備制作豆豉。
楊錦如是制作豆豉的行家里手。自幼年起,她就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這門手藝,十幾歲便能獨立完成整個過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純手工制作經驗。每當臨近春節,這個時期對她來說尤為忙碌。此時,她會精心挑選豆腐,進行切割、晾曬、調料等一系列復雜步驟來腌制豆豉,大約一個月后,那些色香味俱全的豆豉便會成為春節期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楊錦如強調:“自家制作的豆豉講究配料搭配,尤其是酒和鹽必須適量,否則在炎熱的夏天容易變質,口感也會大打折扣。”
鳳羽豆豉是當地白族人家的傳統美食。它的制作過程包括取清澈山泉水,選用優質黃豆,經過浸泡、磨漿、煮沸、點鹵等步驟制成豆腐,再讓豆腐自然發酵成為霉豆腐,接著加入鹽、辣椒粉、花椒粉和五香粉等調料,最后密封在干凈的容器中繼續發酵。大約一個月后,就能品嘗到那柔軟滑嫩、微辣帶咸香味的豆豉。時間越長,其口感與味道會愈發出色。
鳳羽豆豉因其獨特的美味廣受好評,這得益于當地優良的山水和氣候條件。它既可以作為開胃小菜,也可以搭配火鍋食用。幾代人的記憶中都留下了它的滋味,成為了人們無法割舍的家鄉味道。楊錦如制作的豆豉以其出眾的味道受到大眾的喜愛,她將自家腌制的豆豉放在尹古家雜貨鋪銷售,每年能售出1000多瓶,共計3000多斤。
前來購買豆豉的鳳翔村村民奚麗池表示:“她們家的豆豉味道真好。春節快到了,我趁趕集過來買幾瓶,孩子們回來時嘗一嘗,他們回城后也可以帶走。”
在闔家團圓的春節期間,當一塊塊綿軟醇厚、咸辣適口的鳳羽豆豉滋潤著人們的味蕾,這種家庭的味道、愛的味道,承載了人們對新年的喜悅和對家鄉的深深思念。
來源:開屏新聞 王利絢 通訊員 趙春榮 楊喜杏 李新宇 攝影報道
初審:何曉宇
編輯:易科彥
校對:何丹
主編:武熙智
終審:編委 李榮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