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烹飪天才陳小東:從醒獅酥到玉兔報喜的新中式美食探索者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7-18
封面新聞報道員 李文超
2024年的農歷新年,00后廚師陳小東在網絡上嶄露頭角,成為制作醒獅酥和龍獅酥的亮點人物。百萬觀眾認識了這位烹飪天才少年。大半年過去,他經歷了怎樣的生活變遷?今年中秋佳節,他又將帶來哪些令人驚艷的新作品?9月13日,封面新聞深入采訪了廣東某中等專業學校的烹飪教師陳小東,傾聽他在美食制作與人生探索中的故事。

陳小東的成名作是那只萌態可掬、英氣十足的醒獅頭酥點心。在春節期間,他將龍頭與醒獅元素巧妙結合,創新推出了龍獅酥,贏得了廣泛贊譽。除了網絡上的巨大關注,他還受邀參與了電視臺節目和媒體訪談,作為廣東某中等專業學校烹飪教師的他,面對教學、美食推廣和作品創作等多重任務,忙得不亦樂乎。

“生活中有很多事務壓身,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研究每件作品。同時,肩負著將美食宣傳做得更好的重任,讓我感到壓力重重。”陳小東坦誠道,“年輕時的成長步伐太快,或許有些匆忙了。”
陳小東來自四川,初中時期隨父母從自貢搬遷至佛山。一次學校春游中,他展示了一碗蛋炒飯,卻未能吸引眾人目光。“那件事對我打擊很大,因為我是一名廚師的兒子,所以決心要學習廚藝。”
此后,他的職業生涯迅速發展:在廣東省技能大賽中職面點組榮獲第一名、職業技能大賽烹飪賽項面點組獲得廣東省金牌廚師稱號,并在廣東省技能大賽高職組以一等獎成績脫穎而出。這個曾因蛋炒飯而萌生大廚夢想的男孩,如今不僅成為一名學校教師,還坐上了各類烹飪比賽的評委席。
陳小東烤制出的玉兔紋理清晰,層次分明,令人贊嘆。他通過學習新技能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和節奏。“我一直在探索和嘗試新的事物。”今年7月,在暑假期間,他回到四川老家,花費一萬元向老師學習了變臉技藝。從小對非遺文化充滿興趣,去年在成都太古里看到的變臉表演讓他心生向往。
練習變臉成為了陳小東調整狀態的方式。夜晚兩三點時分,他仍在孜孜不倦地練習。兩周內,他不僅學會了變臉,還掌握了回臉技巧——將變走的臉譜重新變回來。之后,他又在廣東找了老師學習臉譜的辨認和繪制,并穿上川劇服飾,在朋友圈展示了這一新技能。
“帶著面具時,我感到非常安全,沒有人認識我,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中。”變臉的樂趣幫助陳小東找到了生活的平衡感。在中秋節前,他分享了一款名為“玉兔報喜”的點心,“兔子和桂花是中秋的象征,作為廚師,我一直致力于制作國潮點心。趁著佳節,我想將這款作品與大家共享。

雖然外表酥脆,但與醒獅酥相比,玉兔報喜在烤制過程中有其獨特之處。“它采用的是烘烤而非油炸方式制作,中心夾著餡料。”小東自豪地說,“兔子的紋理由164層酥皮層層疊壓而成。我們在傳統烤制點心的基礎上創新了‘明酥’技術,讓面團在外展示獨特的藝術效果。”

這款“玉兔報喜”的亮點不僅在于栩栩如生的兔子形象和樹干般的面團設計,還有泥土質感的奧利奧碎點綴其中。甜味是這款點心的核心特色,“既然是報喜,就應該充滿甜蜜。”小東說。
然而,在去年參加的一場重要比賽中,陳小東及其團隊的努力并未如愿以償,他最終獲得第二名。“比賽結束后,我內心充滿了困惑和苦澀。”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與沉淀,他決定將“玉兔報喜”暫時隱藏起來,只對部分希望學習制作的廚師展示。

陳小東表示:“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現在,我要學會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公開分享作品了,希望通過‘玉兔報喜’向大家表達敬意,并期待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有更多的創新和實踐。”
(受訪者提供圖片)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