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甌江畔,江心嶼獨守詩情畫意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8-28
溫州江心嶼,一片充滿詩意的孤島,在甌江奔騰千年的濤聲中靜靜佇立著。這座被譽為“明珠”的島嶼自古以來就是浙南文人雅士的游覽勝地。漫步于島上古老樹木形成的林蔭道上,仿佛能聽見謝靈運吟誦《登池上樓》時那悠揚的聲音:“池塘生春草”。宋代詩人楊蟠也曾以一句“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來描繪江心嶼的孤獨與美麗。沿著石階而行,英領事館舊址的紅磚墻依舊講述著過往的歷史變遷。這座建于1894年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筑原是甌海關稅務司辦公地點,見證了溫州作為通商口岸的發展歷程。當你站在岸邊遠眺甌江時,或許可以想象朱自清筆下描寫的場景:“暮色中聽潮聲,總是讓人回憶起往昔的歲月”。 島上還有一處不可錯過的文化地標——宋園。古樟樹下的綠蔭之中,《諸蕃志》石刻靜靜訴說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據說當時永嘉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葉適常在此講學,吸引了眾多學子前來求教。西塔與東塔則是江心嶼最具標志性的建筑群。建于唐代的東塔在宋紹興年間重建,塔身共有七層八角,每一塊磚石都凝結著匠人的智慧和心血。傳說每當皓月當空之時,塔影倒映在甌江之上,形成一幅絕美的畫面:“江心雙塔影,夜夜照人來”。 夕陽西下之際,在江心寺前的石欄上小坐片刻,感受這座始于唐咸通年間的古剎帶來的寧靜與祥和。這里曾是弘一大師駐錫的地方,暮鼓聲中,歸帆點點,讓人不禁想起謝靈運描繪的美景:“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