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日,驅車前往乾縣在游覽了聞名遐邇的乾陵之后,慕名前往乾縣?盛唐府品嘗乾州酸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4-10-01
在中秋假期的閑暇時光,我們驅車前往陜西省的乾縣,此行的目的地是品嘗當地頗負盛名的乾州酸湯面。位于乾縣的“盛唐府”是一家專注于特色面食的小館,占地約100平方米,兩層樓的設計,門頭高掛著醒目的招牌,顯示著它的名字——“乾州盛唐府酸湯面”。據說,在大眾點評網上,這家店的好評如潮,是許多游客到乾縣旅游時必去的熱門地點。
正值午餐時間,店里熱鬧非凡,十幾張餐桌幾乎座無虛席,收銀臺前也擠滿了等待品嘗美食的客人。服務員們忙碌地穿梭于各個座位間,端菜、上湯,空氣中彌漫著熱鬧而歡樂的氣息。
我們兩人點了一份招牌菜品——一口香酸湯面,還搭配了乾縣特色小吃豆腐腦、醬辣子鍋盔以及醋粉。沒過多久,一道道美味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6小碗的酸湯面,每碗都撒滿了翠綠的蔥花,清澈的湯汁中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一口面條,一口湯,那獨特的酸香口感,既酸爽又不油膩,味道鮮美,讓人一嘗難忘。
據傳,乾陵修筑期間,士卒和民工日夜辛勞,為了讓他們能在休息時享用到面條,當地人便將面條曬干后加入酸湯中烹煮,這不僅滿足了他們的飲食需求,還能消解疲勞。這種簡便又美味的食物后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酸湯面,并且流傳開來,成為乾縣乃至整個關中地區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制作酸湯面的原料取自當地特有的“筋麥”,用石磨研磨成精粉,經過鹽水和面、揉搓、醒面、切條、掛曬等一系列復雜工藝制成。這樣的面條白皙透亮,內空外實,細勻耐煮,便于保存。
烹煮酸湯面也有講究:先將面條在沸水中煮熟,然后用涼開水浸泡冷卻,再控干水分備用。另一邊則是熬制澆頭,將陳醋、香料和骨湯等混合,最后加入蔥花、蒜苗等蔬菜,以及蛋黃薄餅切片,調制成酸咸適中的湯底。面條撈起后放入碗中,倒入熱氣騰騰的澆頭,一份地道的乾州酸湯面就完成了。
關中地區美食繁多,每種食物都蘊含著獨特的地域風味。“乾縣酸湯面”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豐富了關中的飲食文化,也是中國美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國內游客還是國際友人,都被這種地道的美味所吸引。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