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岑松鎮手工粽子熱銷八百個,傳統美食傳承鄉愁味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7-28
在貴州劍河縣岑松鎮屯州村,一場關于傳統手工粽的熱潮正在上演。短短兩小時內,八百多個精心制作的傳統手工粽便被熱情的顧客一搶而空。
清晨,一位被稱為“粽娘”的邰勝珍就開始忙碌起來。她背上竹簍,前往田野采摘新鮮的粽葉,為接下來的粽子制作做準備。清洗粽葉、浸泡糯米、燒制草灰,每一個步驟都顯得格外熟練。在準備好包粽子的食材后,邰勝珍迅速地捋好粽葉,卷成一個漏斗狀,將糯米填入粽葉中,封口并捆綁,不一會兒,一個個棱角分明的粽子便制作完成。
邰勝珍的粽子以堿水粽和灰粽為主,其中堿水粽尤為受歡迎。她透露:“我放的堿恰到好處,煮的時間也足夠長,雖然費柴火,但這樣的粽子口感極佳。”


從事傳統手工粽制作已有二十多年的邰勝珍,對堿和糯米的配比、草灰和糯米的融合以及火候的掌控有著自己獨到的秘訣。因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講究的包制工序,她家的粽子聲名遠播,廣受消費者喜愛。

每年端午節期間,許多顧客紛紛前來購買邰勝珍制作的粽子。他們中有人希望多買一些送給朋友,也有人直接向工廠訂購,以便作為職工福利發放。一位李先生表示:“我們一直選擇她家的粽子,因為口感好且原生態。”
除了顧客上門購買和工廠訂單外,邰勝珍還會將粽子帶到集市上售賣。每個粽子售價兩元,因其口感佳、價格實惠,很快便在市場上贏得了“鰲頭”地位。

去年端午節期間,邰勝珍賣出四五千個粽子,而今年她信心滿滿地表示:“今天七點鐘拿了八百多個粽子來賣,不到兩個小時就賣完了。這個端午節,我預計能賣出六千多個粽子。”
端午時節,這些香氣四溢的粽子不僅帶給人們舌尖上的鄉愁,更寄托著專屬于中國人的特殊情感。在這小小的粽子里,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傳統文化的魅力。(完)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