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飛英塔探秘:錯過夕陽下的“塔中塔”后再訪實錄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fā)布時間:2025-03-27
那天傍晚時分,我們來到了湖州著名的“三絕”之一——飛英塔前,卻發(fā)現工作人員已經下班了,無奈之下只能在外面匆匆拍了幾張照片便離開了。飛英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中和四年至乾寧元年(884年至894年),其獨特之處在于它由內外兩座塔組成:外塔是一座七層八面的磚木結構建筑,高達55米,外觀為深紅色;而內塔則是一座五層八面的石制寶塔,雖然有些破損,但依舊矗立著,高度約為15米。這座用太湖青白石建造的寶塔與外塔相嵌,形成了“塔中塔”的獨特結構,在中國現存古塔中獨一無二。
未能一睹飛英塔內部的真實面貌,總覺得心中有所欠缺,因此在離開湖州之前特意再次前來探訪。這次來的很早,游客尚未到達,整個塔內顯得格外寧靜。步入塔內,映入眼簾的是紅磚外墻中間矗立著一座略顯青灰色的石質寶塔,由于站立的位置關系,并不能看到其頂部全貌。此時恰逢幾縷陽光透過門窗灑落進來,為原本莊嚴肅穆的空間增添了幾分神圣感。
沿著外塔內的階梯緩緩向上攀登,發(fā)現這里的臺階異常狹窄。四層以下的環(huán)廊內可以近距離觀賞到內塔的獨特構造:石制仿木斗拱、雀替、立柱、檐椽與瓦當等細節(jié)十分逼真,令人贊嘆不已;此外,在這些結構上還雕刻著大量精美的雕像和銘文題記,讓人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時代。環(huán)廊的扶手旁設有二維碼,掃描即可聽到詳細的語音解說,非常貼心。

繼續(xù)向上攀登,樓梯變得愈發(fā)陡峭,欄桿的高度也并不太高,使得我不禁有些緊張起來。每上一層都能看到內塔上的不同雕像和銘文,無不展示出古代工匠們非凡的技藝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可惜的是由于時間有限,未能到達最頂層,在那里可以俯瞰整個湖州城,并遠眺太湖美景。雖然留下了一絲遺憾,但這次的經歷已經足夠令人難忘。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