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有一種方式叫故地重游,穿越時空的新舊對照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5-08
#昆明頭條#旅行有一種方式叫故地重游,穿越時空的新舊對照。從小長大的城市,是最好的回憶與傷痛的儲存室,尤其是那些曾經被歲月洗刷過、只剩下記憶的街巷。威遠街就是這樣一條街,我的童年里,一直盤踞在昆明人的心目中。第一張圖片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拍攝的威遠街,而后兩張是八十年代拍攝的老照片(從網上查找到的),最后一張是我最新拍的(2020年6月5日)。
威遠街長500米,東至青年路,西至正義路。清代西段曾名藩臺衙門、東段叫白鶴橋。1912年以“衙門威震遠方”改名為威遠街。1997年前后,此街經改擴建,老街全拆,街道拓寬,新建樓房,變化較大。
被稱為昆明“第一菜市場”的威遠街菜市場,是昆明人的主要蔬菜肉蛋基地。美、英、法等國的洋行也相繼靠攏,此處生意場便日益興旺了起來,被稱為“云南王”的龍云在此修起了自己的公館,大概也是圖買東西方便,能夠一出門就嘗遍天。抗日戰爭時期,他將公館內的東院慷慨借給南遷的北京大學做辦事處用,使原來的財盛巷因為教授們到來,人才濟濟而改名為才盛巷。
威遠街的喧鬧與繁榮也拉動了毗鄰的正義路,其中規模最大、最富有名氣的是位于街口的“國貨公司”。這家三層樓、四間鋪面的大型商店,因為主要經營上海貨,質量好,樣式新而深得人們寵愛。市民經常到此購物,加之正義路、威遠街、光華街口是城里有名的“三牌坊”,四周店鋪鱗次櫛比,整天顧客盈門,熱鬧非凡。隨著富滇銀行的入駐,這里很快就成了昆明商業的地標。

威遠街的歷史與昆明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昆明人記憶里的重要一環,是昆明人的文化底蘊的象征。故地重游,穿越時空的新舊對照,讓我們能夠重新回味昔日的美好,而也讓我們能夠更加珍惜當下的每一刻。這是旅行的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精神——在歲月的流逝中,總能找到過去與現在之間的橋梁。

(責任編輯:佚名)